一、肿瘤医院临床试验表明新型PD-1抗体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可作为PD-L1表达阳性的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研究论文)
发表期刊:Nature Medicine
全文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732627/
英文标题:First-line serplulimab or placebo plus chemotherapy in PD-L1-positive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hase 3 trial
成果简介:威尼斯电子游戏平台肿瘤医院内科黄镜教授作为牵头主要研究者,联合全国70家中心完成了一项针对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的随机、双盲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发表于国际知名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在这项临床试验中,新型PD-1抗体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作为PD-L1表达阳性的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与安慰剂联合化疗相比,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且安全性可控。在研究设计方面,基于分子标志物PD-L1表达筛选免疫联合化疗的潜在优势人群,以及密集化疗方案的应用是研究的亮点。该研究的成果为威尼斯电子游戏平台国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增加了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而基于分子标志物对患者进行筛选的治疗模式,体现了肿瘤精准治疗的先进理念。
作者简介:
黄镜,主韧尼斯电子游戏平台绞Γ淌凇T诠サ20年中,率领团队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化疗、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领域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尤其在食管癌的药物治疗方面,推动了中国食管癌药物治疗水平跃居国际先进行列。
二、协和医院揭示COVID-19脑损伤与老年性脑改变的关系和差异(研究论文)
发表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全文链接: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9816522/
英文标题:COVID-19-associated monocytic encephalitis (CAME): histological and proteomic evidence from autopsy
成果简介:该研究对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尸检的COVID-19脑各脑区进行组织病理学、超微结构、病毒检测(核酸和蛋白)检查,发现脑病变主要表现为噬神经细胞现象、卫星现象、小胶质结节形成,并有明显的血管炎、血管源性脑水肿及炎细胞浸润。通过对比研究老龄COVID-19和正常老龄脑的蛋白质组学图谱,确定了COVID-19相关单核细胞性脑炎(COVID-19-associated monocytic encephalitis, CAME)病理诊断及其分子病理学特征,揭示了以单核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小胶质细胞活化和炎性因子释放导致缺血缺氧急性脑损伤病变,是CAME发生的重要机制,并可能成为COVID-19的治疗靶点。此外,脑血管基底膜细胞外基质蛋白的缺失、PDGFR、EGF/EGFR和VEGF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以及Wnt和Hedgehog信号通路的失调,导致血脑屏障破坏,加剧CAME的发生。该研究阐明了COVID-19脑损伤的病理学性质及炎症机制的分子基础,揭示了COVID-19脑损伤与老年性脑改变的关系和差异。
作者简介:
冷泠,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聚焦感染或罕见疾病器官损伤和组织重建领域的科学问题,利用类器官结合多组学技术研究致病机制,推动类器官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文章15篇,总IF>268分(IF>10分的9篇)。
三、肿瘤医院建立兼顾吸烟和非吸烟者的肺癌风险定量预测模型--NCC-LCm2021模型(研究论文)
发表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Medicine
全文链接:https://www.atsjournals.org/doi/epdf/10.1164/rccm.202204-0727OC?role=tab
英文标题:Risk-stratified Approach for Never- and Ever-Smokers in Lung Cancer Screening: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China
成果简介:全球非吸烟者肺癌负担日益严重,尤其在中国等东亚地区,将非吸烟者置于筛查之外,缺乏严谨科学证据。针对吸烟和非吸烟者肺癌异质性突出的特点,该研究团队通过靶向人群分析策略,分别解析不同亚组人群的肺癌发病危险因素及其特异性效应关联,建立了兼顾吸烟和非吸烟者的肺癌风险定量预测模型--NCC-LCm2021模型。人群队列中前瞻性验证,该模型可有效区分不同亚组,不同特征人群的肺癌风险。所构模型与全球其它8个知名肺癌风险模型相比,对中国人群肺癌风险的预测准确度(AUC)最高;与传统吸烟与否判断高危人群的二分类法相比,每避免1例中国人群肺癌死亡需筛查人数减少106人,筛查效率高。且因该模型所纳入风险预测的变量简单易得,在大规模癌症筛查的公共卫生实践中易于应用推广,为低吸烟率人群肺癌筛查提供了高危人群定量识别关键技术。
作者简介:
李霓,威尼斯电子游戏平台肿瘤医院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副主任。主要从事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医学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相关研究。中国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委会常委、秘书长。近5年来,以第一/通讯作者于Lancet Respir Med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
四、系统医学研究院揭示了酸性微环境在T细胞抗肿瘤免疫反应中扮演的新角色(研究论文)
发表期刊:Nature Metabolism
全文链接: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9970874/
英文标题:Extracellular acidosis restricts one-carbon metabolism and preserves T cell stemness
成果简介:该研究发现长期的酸性微环境暴露能够重编程T细胞内的甲硫氨酸代谢和表观遗传图谱,从而维持了T细胞的干性表型。揭示了酸性微环境在T细胞抗肿瘤免疫反应中扮演的新角色,为进一步理解酸性肿瘤微环境与T细胞功能分化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推荐形式刊登发表在Nature Metabolism上。
作者简介:
李贵登,现任系统医学研究院研究员,专注于探究肿瘤T细胞免疫的分子机理,开发新型肿瘤免疫治疗技术和方法。曾入选 “重大人才引进工程”青年项目和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也是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的获得者。
五、基础医学研究所发现了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新机制(研究论文)
发表期刊:Advanced Science
全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205397
英文标题:Neuronal C-Reactive Protein/FcγRI Positive Feedback Proinflammatory Signaling Contributes to Nerve Injury Induced Neuropathic Pain
成果简介:该研究团队发现Fcγ受体I型(FcγRI)在背根神经节的感觉神经元中表达。通过应用PirtCre/+;Fcgr1aloxP/loxP(Fcgr1a感觉神经元特异性条件敲除)大鼠和外周神经损伤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研究发现,神经损伤引起的感觉神经元CRP表达上调,通过激活外周感觉神经元中的痛觉神经元FcγRI,诱导了神经损伤神经病理性疼痛。直接激活痛觉神经元FcγRI,不依赖于炎症细胞,形成了一条新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致痛通路。此外,研究团队在实验动物模型中靶向CRP/FcγRI通路中各个关键节点,均能有效缓解实验动物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这些新发现揭示了神经病理性疼痛一个新的神经免疫机制,特别是其中发现的CRP及其FcγRI受体通路有望成为一个新型神经病理性疼痛镇痛靶点。
作者简介:
马超,教授,中国解剖学会秘书长、北京解剖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发育与功能人脑组织资源库”主任、“中国人脑组织库协作联盟”执委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策略。
六、阜外医院提出了基于肥胖亚型的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心血管磁共振诊断标准(研究论文)
发表期刊:EClinicalMedicine
全文链接: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9646878/
英文标题:Clinical features, myocardial strain and tissue characteristics of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in patients with obesit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成果简介:该研究团队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着手,利用心血管磁共振(CMR)多种新兴技术,包括心肌应变技术和心肌组织特征技术(细胞外容积分数) ,提出了基于肥胖亚型的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CMR诊断标准。研究发现肥胖HFpEF亚型患者系统炎症反应更为显著,左室纵向应变和舒张早期纵向应变率更差,细胞外间质容积提示的心肌纤维化更为明显。该研究阐述的肥胖HFpEF亚型的独特磁共振影像表征,对于区分肥胖HFpEF与非肥胖HFpEF患者有重要的提示价值,为进一步建立基于CMR的HFpEF精准分型走出了坚实一步。
作者简介:
陆敏杰,威尼斯电子游戏平台阜外医院磁共振影像科主任,主韧尼斯电子游戏平台绞Γ┦可际Α=5年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包括Radiology (3篇),JACC Cardiovascular Imaging在内的SCI 论文28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自然在内10余项科研基金。2019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七、协和医院全面分析不同器官受累型白塞病的蛋白质组学特征及相关生物学通路(研究论文)
发表期刊:Arthritis & Rheumatology
全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rt.42348
英文标题:Proteomics Landscape Mapping of Organ-Resolved Beh?et's Disease Using In-Depth Plasma Proteomics for Identifying Hyaluronic Binding Protein 2 Expression Associated With Vascular Involvement
成果简介:这是第一项全面分析不同器官受累型白塞病的蛋白质组学特征的研究。该研究纳入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白塞病研究队列病并鉴定了超过700个血浆蛋白。该研究解析了具有不同器官受累表型的特征性蛋白质组和这些蛋白参与的可能于不同表型相关的生物学通路,为白塞病的异质性和发病机制提供了基本见解。通过进一步的独立队列验证,突出了血浆蛋白(透明质酸结合蛋白2(HABP2)、肌腱蛋白(TNC)和Serpin家族A成员3(SERPINA3))作为血管性白塞病未来临床评估和治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其水平的升高指示更严重的疾病程度。其中HABP2已被报道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屏障,并在心血管事件中报道与疾病进展和不良预后有关。该研究首次发现HABP2可能参与白塞病血管炎的发生发展,是治疗白塞病血管损伤和血栓形成的潜在有效靶点。
作者简介:
李永哲,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博士/博士后导师,研究员。主持国自然8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1项、北京市科技计划1项等。发表SCI 140篇,总IF>630分。获得发明专利10项。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等。
八、药用植物研究所将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生物合成研究从线性一维拓展到三维空间(研究论文)
发表期刊:Nature Plants
全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77-022-01291-y
英文标题: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provides a high-resolution roadmap for understanding the multicellular compartmentation of specialized metabolism
成果简介:该研究团队通过建立和优化适用于次生代谢途径空间分布研究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和分析流程,构建了高质量的长春花叶片单细胞转录组图谱。通过定位途径基因转录本的空间分布,发现长春碱的生物合成具有区室化现象。长春碱生物合成途径起始于内部韧皮部相关薄壁细胞,途径的中间步骤多发生在表皮细胞中,后期的反应多发生在异形细胞中。该研究将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生物合成研究从线性一维拓展到三维空间,从组织器官深入到单细胞水平,从而提升威尼斯电子游戏平台对有效成分合成、转运和储存机制的研究能力,并为通过分子辅助育种提高有效成分含量或利用合成生物学异源合成有效成分提供了新的靶点和设计思路。
作者简介:
孙超,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课题。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Plants、Nature Communications和中国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以副主编出版“十三五”规划教材《本草基因组学》一部。
九、基础医学研究所制定纳米颗粒类过氧化物酶活性测量方法的第一个国际标准(国际标准ISO/TS 5094:2023)
全文链接:https://www.iso.org/standard/80771.html
英文标题:Nano technologies Assessment of peroxidase-like activity of metal and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成果简介:纳米酶是具有类似天然酶的催化活性和酶促反应动力学特征的纳米材料,由中国科学家团队发现并在国际上首次报道。纳米酶的催化活性依赖于材料种类、尺寸、表面化学、晶体结构等多种因素。《Nanotechnologies-Assessment of peroxidase-like activity of metal and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ISO/TS 5094:2023)是第一个关于纳米颗粒类过氧化物酶活性测量方法的国际标准,也是威尼斯电子游戏平台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纳米技术委员会/健康、安全与环境工作组(ISO/TC229/WG3)主持制定的首项国际标准。该标准定义了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计量方法,并规定了标准测量方案,将极大提高纳米酶分析方法的重复性和准确性,对于深入研究纳米酶催化机制、突破生物医学应用转化的瓶颈、以及开发生物医用纳米酶高端产品具有重要作用和应用价值。
作者简介:
许海燕,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威尼斯电子游戏平台纳米生物医学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标准化组织/纳米技术委员会/健康、安全与环境工作组(ISO/TC229/WG3)专家。全国纳标准委委员及“健康、安全与环境”工作组(SAC/TC279/WG6)副组长/秘书长。
十、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研发的国家1类抗艾滋病新药“LP-98”开展临床试验(新药研发)
项目名称:病毒侵入机制和抗病毒药物研究
全文链接:http://zhjg.nmpa.gov.cn/license-api-release/m/v2/license/qrvalue/getinfo?qrValue=2262437356
成果简介:LP-98是医学病原学研究所团队历经10多年不懈努力研发的多肽类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膜融合抑制剂,具有独立知识产权。LP-98在猴和大鼠体内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安全性,成药性较高。通过恒河猴模型研究发现,低剂量单药治疗能够有效抑制SHIV(一种HIV和SIV嵌合病毒)病毒复制,且维持长期有效的治疗效果。更有意义的是,研究团队发现部分恒河猴停药后能实现病毒稳定控制。相关研究于2022年在《Cell》发表了题为“Efficient treatment and pre-exposure prophylaxis in rhesus macaques by an HIV fusion-inhibitory lipopeptide”的研究论文。研发团队利用近3年的时间,先后完成药物合成工艺、中试生产、制剂制备、药效药代和安全毒理等一系列临床前实验研究,于2022年10月31号向国家药品评审中心提交申报资料,2023年2月3日获得正式批准。
作者简介:
何玉先,现任威尼斯电子游戏平台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艾滋病的分子病毒与免疫学、抗病毒药物研究;在Cell、NEJM、PNA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30余篇;连续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及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获得发明专利20余项。